昌圖縣合作社當好“地保姆” 農機成春耕“主力軍”
近日,記者來到昌圖縣老四平鎮金山村,順著轟隆隆聲音傳來的方向,可見一臺農機正行駛于耕地之間,幾位村民在往另一臺機器中倒入肥料,駕駛員告訴記者:“他們都是旺金山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這是合作社的免耕播種機,利用免耕播種機可以一次性肥種到位,播種的效率特別高,我們每天大約能種完130~180畝地,目前春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了?!?/p>
在耕地上隨處可見并未清理干凈的秸稈,村支書李金寶看出了記者的疑惑,他向記者介紹說:“這是保護性耕作的措施,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強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時減少了秸稈燃燒對環境的破壞?!?/p>
作為村支書,李金寶看好“村社合一”的發展模式,2017年,金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旺金山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年終分紅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通過發展集中連片種植獲得國家相關的一些政策資金補貼支持,種肥統一批量購買降低成本,加入農業保險規避風險三項舉措為經營安裝上“保險閥”,確保合作社運營穩定,即便是絕收、收成不好,村民也能得到保底收入,入社沒有任何風險,入社農戶逐年增加。今年,全村有380戶村民入社,入股土地達到6000多畝。
“我們合作社與中化、愛爾法等集團合作,廠家直接提供種子和肥料,因地制宜,根據本村需要,選擇的都是適合本地區的種子和肥料,今年我們訂購了2.2萬斤的玉米良種和400噸化肥,因為購買量大比農戶自己購買要節省一大筆錢?!崩罱饘氄f。過去村民自己買種子和肥料要到處比價格,而如今合作社批量購買有效地降低了種地的成本。
合作社將農戶散種的耕地整合連片,采取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獲一條龍的機械化作業,改變了傳統的耕作模式,便于大型農業機械田間作業,提高了機具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省了勞動力,生產的進一步規范化,也提高了玉米的品質和產量。
村民加入合作社后,不僅耕地播種不用費心了,合作社還有一臺無人機,用于打葉面素和殺蟲劑,與人工操作相比,無人機噴灑均勻,作業效率高。在合作社的倉庫內,6臺收割機等待著秋天豐收的到來,今年合作社計劃使用玉米籽粒收割機收割玉米,籽粒收割機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收獲過程中的摘穗、扒葉、脫粒的操作。2020年起合作社租用了玉米烘干塔,烘干后將玉米的水分降低,更好地儲存起來,不易腐爛,可以等到玉米價好再銷售出去。
合作社為村民提供了“耕、種、管、收、售”產業鏈式農業生產全程服務,高度的機械化作業將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有效解決了農民離家離地不離產的問題,村民可以放心地外出打工,或者搞養殖類副業,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針對外出打工的村民,合作社采取網上轉賬或銀行轉賬等方式進行分紅,為村民提供便利。
去年合作社收入達到650萬,每畝地分紅約能達到800元,社員都很滿意。金山村把清理收回的200多畝整戶消亡地入股到合作社,為村里每年增收20來萬元,壯大村集體經濟。金山村旺金山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模式成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昌圖縣遠近聞名,很多村前來學習經驗。
“今年合作社拿出213畝地作為新品種即食玉米的試驗田,即食玉米的收益更高,如果產量好的話,明年合作社便決定擴大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希望能夠為村民帶來更好的收益?!崩罱饘毘錆M干勁地說。